女性网

当前位置: 女性网 > 亲子 > 文章页

【乡村振兴正当时 巾帼建功展风采】讲巾帼故事③

时间:2025-04-22 10:29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2 次
乡村是中国人的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近年来 梁平区妇联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组织动员广大妇

乡村是中国人的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近年来

梁平区妇联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组织动员广大妇女

奋力书写三农工作新篇章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产业发展巾帼标兵 生态文明巾帼标兵

乡村治理巾帼标兵

在广阔的农村天地

巾帼力量正熠熠生辉

乡村振兴巾帼标兵——吴中元

对于未来,我很有信心!如今,我依靠勤劳的双手,产业越做越大,接下来我将继续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帮助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

——吴中元

吴中元,女,汉族,现年45岁,共产党员,和林镇大冲村5组村民。吴中元与丈夫唐学树育有一儿一女,2014年因两个孩子均在上大学造成家庭困难,被评为农村建卡贫困户。夫妻二人勤劳能干,不辞辛劳,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引导下,从2014年开始陆续发展种养殖业,2014年以来 ,每年种水稻约35亩,生姜10亩,玉米5亩,芋子10亩,养鱼400余条;2019年扩大种植规模种植辣椒5亩,秋葵0.5亩,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在产业发展方面,吴中元不断学习,更新种植技术,自已研制农用工具,并带动周边的村民发展种植产业,帮助他们传授指导种植技术,得到了大家的好评,2019年被评为“最美家庭”。

一、寻门路勤致富,快速脱贫成典型

2014年以前,吴中元家庭仅靠5亩田的种植收入维持全家生活。2013、2014年两个孩子相继考入大学,每年生活费和学费要5万多元,经济困难压得夫妇俩喘不过气来。吴中元心里想,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靠勤劳总会有改变。于是吴中元夫妻俩想方设法寻找赚钱门路。当吴中元看到生姜非常紧俏、价格又好时,便萌发了种植生姜的想法。在镇、村干部的鼓励帮助下,2015年吴中元种植生姜12亩,采用生姜和蔬菜轮种方式,当年收入达12万元。12月吴中元家庭实现了脱贫,一举成为当地脱贫增收的典型代表,为全村30多名贫困户树起了一面旗帜。

二、拉一把扶一程,苦干实干奔小康

“没有政府的帮扶,就没有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吴中元夫妻俩常这么说。2015年,吴中元夫妻二人首次参加了政府组织的生姜种植免费培训;2017年,扶贫干部为吴中元家庭争取了2000余元种姜补助、优质辣椒种子和肥料;2019年,帮扶干部又为吴中元家庭争取了扶贫无息贷款5万余元,还给他们发放了10袋肥料;2020年,区妇联也为吴中元家庭送去肥料、优质姜种,使种植生姜稳定增收。

这几年来,吴中元陆续流转30多亩土地,扩大了种植面积,其中蔬菜20亩,包含冬瓜、香菜、甜玉米、辣椒、山芋等,生姜种植8-10亩,加上各种蔬菜、柚子等作物,每年收入可达26万元。其丈夫承包了鱼塘2亩,还探索了循环利用,鱼粪便排入稻田、蔬菜沟的生态模式。通过超市、菜市场、农村淘宝等多种渠道销售生姜等农产品,将农产品推向全国各地。

三、致富不忘乡亲,分享技术帮脱贫

吴中元在致富道路上尝到了甜头,经常和大家一起交流经验,传授种植、养鱼技术。同组贫困户李承华夫妻家中有1亩水稻,每年收入很低。见状后,吴中元主动找到夫妻二人,鼓励他们振作起来致富。李承华夫妻二人开始生姜种植后,吴中元又提供技术指导,实现资源共享。李承华夫妻很快学会了生姜、辣椒等种植技术,如今李承华夫妻种植面积达十几亩,年收入近10万元。在政府的牵线搭桥和销售中,吴中元还结识了镇外的一些贫困户、种植大户。当知道吴中元乐于助人时,许多人都慕名前去请教。袁驿、虎城的“求学者”到吴中元家学习技术,吴中元毫不吝惜传授自己的“秘方”,目前累计免费指导达20-30户。在生产实践中,吴中元夫妻俩还自已创新改良了生姜打窝机以及开沟机,在生姜种植农忙时上门为附近村民打窝开沟挣钱,开辟了一条新的赚钱门路。

原标题:《【乡村振兴正当时 巾帼建功展风采】讲巾帼故事③——吴中元》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12 22:05 最后登录:2025-05-12 22: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