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有2.86亿人罹患骨密度过低或者骨质疏松症,到2050年该数字会上升至5.33亿。中国发病率增长的一大原因是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缺乏了解。10月18日,记者从在北京举办的“天然大讲堂”之世界骨质疏松日大型公益讲座活动上获悉,骨质疏松症通常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患者往往注意不到病情发展,也感觉不到疼痛,直到发生骨折时才会知道疾病存在。 据了解,每年10月2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确立为世界骨质疏松日,在2015年世界骨质疏松日即将到来之际,知名营养专家顾中一出席“天然大讲堂”之世界骨质疏松日大型公益讲座活动,向现场200多位消费者介绍骨骼营养,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骨骼健康。 顾中一表示,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维护骨骼健康应该从童年和青春期时就开始。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维护骨骼健康应该从童年和青春期时就开始。”他教导大家如何通过饮食来保持骨骼健康,鼓励大众多食用乳制品等富含钙质的营养食品。除了合理的膳食营养之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健康。 据悉,“天然大讲堂”是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发起的大型营养健康公益在线讲座,该公司为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官方合作伙伴,长期为骨骼健康研究提供支持,大讲堂公益活动通过邀请各方面的权威专家答疑解惑,为消费者提供实用有效的营养健康知识。自2014年2月上线以来,该讲座已惠及数百万网友。 “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数据,亚洲骨质疏松发病率较世界其他地区偏高。近年来,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不断攀升,且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我们希望和广大机构共同努力,鼓励、引导消费者通过健康运动和合理膳食加强骨骼健康,让生活更加精彩。” 恒天然大中华区对外事务与传播副总裁秦敏女士表示,“未来我们计划在线上及线下推出更多的‘天然大讲堂’系列活动,将营养与健康的知识传递给更多消费者。” 视频深圳50岁以上居民 逾一成骨质疏松 20日是世界第18届“世界骨质疏松日”。18日上午,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在罗湖区东湖公园举行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包括专家义诊和咨询,免费测量骨密度、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 现场骨密度筛查100多名居民显示,在50岁及以上的居民中,接近74%的居民有骨量流失,13%的居民属于骨质疏松个体。专家提醒,平均每天至少晒太阳20分钟可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目前,我国60岁—69岁男性或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3%和73.8%,70岁—79岁男性或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55.6%和89.7%。 而深圳居民骨骼健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18日现场骨密度筛查100多名居民的结果显示,在50岁及以上的居民中,接近74%的居民属于骨量流失个体,13%的居民属于骨质疏松个体。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健康与慢病管理科主任徐健介绍,骨质疏松的三个典型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和腿脚抽搐、身材变矮以及骨折。1/3女性和1/5男性会在50岁以后遭遇一次骨质疏松骨折,且50%的人在遭受1次骨质疏松骨折后会遭受第2次骨折等。此外,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长,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症,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均衡饮食比如多喝牛奶等含钙食物,运动和晒太阳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不过,现场问卷调查显示,近51%的居民每周从不食用奶及奶制品。43%居民每天运动30分钟,有近13%的居民每周中没有一天参加中度或重度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天有20分钟日晒的居民占40%,近9%的居民每周中没有一天晒太阳时间在20分钟及以上。 “每天喝一杯牛奶可以补充适量的钙,而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徐健表示,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需要20分钟日照。“防晒霜、遮阳伞也会使女性骨质疏松几率加大。”徐健说,在平时户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出门又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或者用遮阳伞,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孩子生得多加重骨质疏松?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一提到骨质疏松,大家马上会想到更年期女性,那为啥女性就更易受到骨质疏松的侵袭呢?金主任表示,孩子生得多也是加重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诱因。 频繁生育是罪魁祸首 李女士今年刚40多岁,前段时间拖地时不小心滑倒了,腰部疼痛难耐。到大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有三节腰椎发生粉碎性骨折。经过骨密度检查后发现,李女士的骨密度比正常值低很多。金主任经过仔细问诊发现,李女士曾生育7个孩子,而且每个孩子只间隔1、2年,频繁生育加上更年期,导致李女士骨密度很低。 有研究发现,两次怀孕期间隔不足一年的女性,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几率是间隔期超过一年女性的4倍。金主任提醒女性,两次妊娠期间隔过短可导致骨质疏松问题,非常不利于女性的健康,建议女性在生育完第一胎之后,最好间隔一年以上时间再怀孕生育第二胎。而且怀孕女性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高达30%至40%,因为准妈妈身体里现有的钙有相当一部分要“流失”到宝宝身体里,促进他的生长。 50岁以上女性1/3易患此病 主任介绍说,更年期女性的雌激素下降,雌激素本身具有促进骨形成与抑制骨吸收作用,对维持骨密度,提高骨量具有促进作用。45至50岁时多数女性将面临人生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即围绝经期,这一期间的突出变化便是卵巢功能减退和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使女性骨量丢失加快,特别是在围绝经后的最初5年骨量丢失极快。而对于曾患有子宫肌瘤出血过多、子宫过多切除、绝经提前等患者,应格外注意,这一群体的骨质疏松比例会更高。这也是50岁以上的女性每3人便有1人受骨质疏松症威胁的原因。 另外,和更年期后的女性所处的年龄有关。成年女性在40岁后骨量便开始逐渐丢失,随后不久骨密度也逐渐开始下降。与男性相比,女性骨量减少的开始时间要比男性提前10年以上。 节食减肥让女性骨质受伤 据主任介绍,除了正常的生理原因外,女性节食减肥也会导致骨质疏松。因为节食减肥后,体重虽减轻,但骨密度也会随之下降。*有适当的脂肪,雌激素也会相对较多,从而增加*对钙的吸收,促进骨形成,防止骨质疏松。但节食减肥的女性很少吃主食和肉类,一般只吃蔬菜和水果,而蔬菜和水果中的钙含量很低,钙的摄入自然就少,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另外,体重过轻本身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金主任介绍,研究表明,体重指数过低,其骨密度往往低于体重正常或为肥胖的女性,发生机理可能是因为重力负荷可使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增加。体重本身是一种重力负荷,因而体重较重者的骨密度也相对较大。反之,体重较轻者的骨密度水平相对偏低,容易罹患骨质疏松。 多晒阳光补钙 主任表示,除了补充食物中的钙质外,还要多晒太阳加强钙的吸收。中年女性还要注意,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匿发生的疾病,在没有发生骨折之前,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发现驼背、身材变矮或骨痛时,常常已经发生了骨折。因此,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不能忽视任何不适。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