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里发现了硬块、皮肤变得像橘子皮、乳头不再凸起而变得内陷……别大意,这可能是乳腺肿瘤的早期信号。 01. 每个女人都该学会乳房自检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但近年来,在一些大中城市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或第二位,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 不过你不必过于焦虑,因为乳腺癌又是一种可治愈的癌症,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可达60%以上。 所以加强乳腺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是可以告别“谈癌色变”的恐慌的。 正确的乳房自检必不可少,时刻关爱自身健康,建议女性20岁起,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检,有助早期发现乳腺问题。 最佳时机 月经后第9~11天。此时乳房腺体回缩,乳房最小,而肿瘤一般不会回缩,容易被揪出来。 检查步骤 看:最好在大镜子前进行,观察乳房双侧是否对称,乳房的肤色有无改变、乳头有无凹陷等。 摸:一手托起乳房,一手并拢除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以乳头为中心,由内向外以画圈的方式滑动触摸乳房,检查有无肿块、硬结。 按:按压检查乳房外侧至腋窝,检查有无肿块。 挤:压迫乳晕,看是否有液体排出。如果有发红的液体溢出,需高度警惕。 有些女性摸到乳房里有硬块,会紧张不安,甚至焦虑难眠,其实这很可能是乳腺增生导致的。下面这张表,有助女性简单自测乳腺问题。 乳腺增生乳腺癌皮肤一般无变化发红或凹陷,像橘子皮乳头正常凸起 凹陷、溢出液体 硬块可移动一般不可移动界限清晰,不黏连皮肤界限模糊,与皮肤黏连 质地较软质地偏硬增长速度慢 增长速度较快大小随经期波动大小不随经期变化疼痛与月经有关不疼或与月经无关腋窝淋巴结一般不肿大肿大或有肿块 02. 不同年龄段,怎样查乳腺? 光养成自检的好习惯还不够,仍有可能因个人手法不正确而贻误病情。自检与定期去乳腺专科门诊体检相结合,才有可能早发现早治疗。 20~30岁女性 每月自检1次;每1~3年临床体检一次。 30~35岁女性 一般选择乳腺B超,每年一次。超声检查经济实惠,对人体没有损伤,对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比较理想。 35~40岁女性 间隔1~2年定期做乳腺X射线,超声检查为补充。 40~45岁女性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建议,40~45岁女性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钼靶检查准确性高,特别是对微小钙化灶准确性较高,还可以看到乳腺内淋巴结情况,能发现比较早期的癌变。 45~69岁 45~69岁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70岁及以上 70岁及以上每2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从临床来看,40~60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45岁左右更显集中。以下高危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自身变化: 有家族史,特别是母亲、姐妹患有乳腺癌的; 12岁前就来月经,55岁后绝经的,风险较大; 有乳腺非典型增生等疾病的; 特别爱吃高脂肪食物、缺乏运动、心情长期压抑的。 日常生活中,要想保护乳腺,可以从以下细节入手: 及时排解情绪:压抑、悲伤、愤怒等情绪会干扰免疫系统,增加乳腺疾病发生率。 多吃果蔬和全谷物:高脂饮食容易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生。建议每天摄入果蔬800克,豆类30~45克;橄榄油、牛油果、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减少炎性反应,降低恶变风险。 不乱用雌激素:雌激素类药品,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自行、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 适龄婚育:有研究证实,晚生育甚至不生育,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密切相关。 规律锻炼:每周运动3~5次,每次至少半小时,散步、慢跑、游泳、跳舞都可以。 重视乳房健康 收获健康、收获美丽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