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网

当前位置: 女性网 > 娱乐 > 文章页

中药怎么喝才对

时间:2025-05-15 08:59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 次
很多人选择服中药治疗疾病,但是中药在使用时有很多注意事项要了解,否则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服中药忌口指南 1、忌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从中医角度来

很多人选择服中药治疗疾病,但是中药在使用时有很多注意事项要了解,否则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服中药忌口指南

1、忌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从中医角度来说,本质上属于辛、温的食物,如果同时服用一些清热排毒的中药,就会因这些食物而损失药效。

有些中药本身就会对肠胃造成刺激,如果同时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无疑会加重肠胃负担。

2、忌生萝卜

生萝卜有破气以及消食的效果,如果患者服用人参以及黄芪等滋补类中药的同时吃萝卜,就会大大减弱这些药材的药效。

3、忌茶

茶叶中含有鞣酸,进入人体之后会影响中药吸收,也会降低疗效。

不管是服用哪种药材,一定要忌浓茶,如果不习惯喝白开水,可以适量选择淡茶,而且喝茶需要在服用中药之后两个小时才可以,以免影响中药的药性。

4、忌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本身就会对肠胃产生刺激作用,会影响到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如果在服用中药的同时还食用生冷食物,一方面会影响到药性,另一方面还会伤害到肠胃。

5、忌海鲜鱼类

有些中药具有挥发性,在服用的时候要忌食、少食鱼类以及海鲜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特别是一些呼吸道以及皮肤病患者,更需要远离海鲜类食物,以免诱发过敏症状

6、远离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在进入肠胃之后会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效。因此,在服药期间一定要远离油腻食物。

尤其是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油腻的食物在平常生活中就要少吃,如果跟中药同时食用,不仅会影响药效还会让病情更加严重。

7、不吃绿豆

绿豆属于寒性食物,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是绿豆会消解温热性中药的药效,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在服用中药期间还是远离绿豆为好。

中药服用时间有讲究

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曾讲:“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

在中医学理论中,服用中药的时间需根据病情、药物功效和其他一些具体情况来决定。

1、饭前服

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这样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

东晋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葛洪说:“未食内虚,令毒势易行”饭前服药易使药力得到发挥。

2、饭后服

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药,能使药性上行。

消食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也宜饭后服用。

3、清晨空腹服

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润肠通便药、驱虫药宜晨起空腹服用。

早晨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阳气而升发,在阳气的推动下,可使药力速行至病所,发挥作用。

4、午前服

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透邪药。

李东垣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故而益气升阳药应在午前服用。

5、午后服

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如大承气汤)。

李车垣曰:“泻下药乃当日巳午之后,为阴之分时下之。(巳时即上午9时~11时,午时即上午11时~午后1时)。

6、睡前服

镇静安神药、涩精止遗药、缓下药等宜睡前服用,有利于次日清晨吸收。

7、顿服

顿服一般适宜于病情比较急的患者,也就是煎好后立即服下,称为顿服,取急病急治之意。

目前,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多采用顿服法。

《千金方》载:“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时日吉凶,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需要注意的是,现今很多患者脾胃较弱,除有特殊医嘱的药物,大部分的药都不适宜空腹服用,而在上、下午服用最好。

一般药物一天服2次,饭后1小时以上或半空腹状态服用较好。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15 19:05 最后登录:2025-05-15 19: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