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 看似不起眼的小状况 比如鼻塞、鼻涕中带血、耳朵发闷等 这时,您的第一反应是啥子? 不就是鼻炎或者感冒吗?! 多喝点热水就好了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但你有没有想过 这些“小麻烦”未必是小事 要!当!心! 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 两年前,年过古稀的陈大爷(化名)发现自己突然鼻塞了,鼻子堵得极其难受。一开始,他以为自己是着凉了,只是小感冒,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就到家附近的小诊所开了点药。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可没想到,吃了药后,大爷的鼻塞不仅没有好转,甚至还影响到了听力。更让人忐忑的是,随后陈大爷开始出现头痛,哪怕吃了止痛药,也没什么效果。意识到情况不对后,家里人就立刻带着陈大爷来到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接诊的医生先给陈大爷做了鼻咽镜,在其鼻咽部发现了一个菜花样的新生物,便夹取一块做了活检,病理提示:『鼻咽癌』。 “一开始就跟感冒一样,怎么会得了癌症?”这一结果让他和家人非常震惊和难过。 经过多方打听,他们了解到放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便来到温医大附一院肿瘤放化疗科副主任苏华芳主任医师门诊求助。在了解到陈大爷已经头痛数月后,医生推测他的病情可能已不是早期,紧接着立刻为他完善了鼻咽部、头颈部、胸腹部等全面检查。果不其然,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癌细胞已经侵犯颅底骨质,属于局部晚期(Ⅲ期)鼻咽癌。 针对陈大爷的具体病情,苏华芳为他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2个疗程的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同时,接受为期1年的节拍辅助化疗。 节拍化疗是一种新兴的抗肿瘤模式。与传统化疗使用最大耐受剂量治疗肿瘤不同,通过低剂量、长时间口服的“节拍式”给化疗药,可使其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血药浓度,从而可在持续抗肿瘤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尤为适合放化疗结束后的辅助治疗。 在接受诱导化疗后,陈大爷鼻塞的症状明显得到了缓解。随后,陈大爷坚持完成了33次放疗。虽然发现时已经是局部晚期肿瘤,但是肿瘤放化疗科的精心治疗下,陈大爷之前鼻塞、听不清、头痛等症状全部好转了,也终于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1. 解剖特殊性 由于鼻咽部解剖结构复杂,位于头颅深处,紧邻颅底、脑干等重要结构,手术难度极高。而放射线能精准覆盖肿瘤区域,避免开颅风险。 2. 高度敏感性 鼻咽癌大多数属于未分化型,对放射线敏感,局部控制率可达80%以上。早期患者通过单纯放疗,就能实现治愈。 3. 综合治疗优势 放疗可与化疗、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有相关研究表明,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将3年无瘤生存率提升至87%,且严重毒性发生率仅11.2%。 目前,肿瘤的放疗技术已经实现“高度精准化”,显著改变了以往放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传统模式,通过先进的影像引导、计算机控制,并融入了人工智能元素,放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确瞄准肿瘤。在提高临床效果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放疗的副作用。 调强放射治疗(IMRT) 通过计算机动态调节射线强度,使高剂量区完美贴合肿瘤形状,同时保护唾液腺、咽缩肌、颈部肌肉、脑组织、听力神经等正常组织,减少口干、吞咽功能障碍、颈部肌肉僵硬、放射性脑损伤、听力下降等后遗症。 质子/重离子放疗 利用粒子束的“布拉格峰”特性,在肿瘤处释放最大能量,对周围组织几乎无损伤,尤其适用于复发病例或邻近关键器官的肿瘤。 优势 - 无创治疗,避免手术风险; - 治疗周期短(通常6-7周),门诊即可完成; -联合化疗可增效30%-40%。 常见的副作用及应对方法 -急性反应:口腔黏膜炎、皮肤灼伤等,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漱口液护理、 应用皮肤保护剂等方法来缓解。 -远期影响:颈部肌肉纤维化、张口受限、吞咽障碍,可通过颈部拉伸锻炼、张口锻炼和早期吞咽训练得到改善。 医生建议 1. 早筛早诊 EB病毒是诱发鼻咽癌的“罪魁祸首”之一,建议高危人群(尤其华南地区)每年进行血液EBV-DNA检测联合鼻咽镜筛查。鼻咽癌早期症状容易与普通鼻炎、感冒混淆,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鼻塞、鼻涕带血、耳鸣、听力下降、头痛、面部麻木以及颈部肿块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提高警惕。 2. 全程管理 治疗期间需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口腔护理(含氟牙膏)及心理疏导。 3. 长期随访 放疗后前2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重点监测EB病毒载量和影像学变化。/健康科普 来 源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图 源 | 壹图网、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 辑 | 罗烨艳 声 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浙里健教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这种恶性肿瘤,一开始像得了感冒!出现这些信号别忽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