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网

当前位置: 女性网 > 美容 > 文章页

“笑尿了”、脾气大、妈妈臀,那些被严重误解的女性隐忧

时间:2025-05-16 16:5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 次
你是否曾在放声大笑时、跑步时、打喷嚏时、甚至咳嗽时,突然感受到一股“身下热流”?“笑尿了”这一网络用语通常用来夸张地形容某件事情非常好笑,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有人在大笑时出现尿裤子的情况,这确实可能是一种病状。这种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出...

你是否曾在放声大笑时、跑步时、打喷嚏时、甚至咳嗽时,突然感受到一股“身下热流”?




“笑尿了”这一网络用语通常用来夸张地形容某件事情非常好笑,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有人在大笑时出现尿裤子的情况,这确实可能是一种病状。




这种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出现的尴尬,正是压力性尿失禁所带来的困扰。

压力性尿失禁是什么?










压力性尿失禁,俗称“漏尿”,是指在不自主的情况下,尿液从尿道口漏出。这种病症在女性中尤为常见,尤其是中老年女性。




当盆底肌肉和韧带等支持结构受损或功能减弱时,就会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有数据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约为18.9%至31.1%之间。其中,在50~59岁年龄段,患病率更是高达28.0%。




这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大约每10名女性中就有2~3人可能面临着压力性尿失禁的尴尬。





尿失禁有啥影响?










将女性尿失禁形容为“社交癌”,非常贴切地描述了它对患者社交和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




女性尿失禁作为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社交和生活质量的非致命性疾病,虽然不会直接威胁生命,但其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和尴尬却是巨大的。




除了社交方面的影响,尿失禁还会对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例如,在工作中需要频繁上厕所,影响工作效率;在生活中需要穿着特殊的防护衣物,增加生活负担。




此外,长期尿失禁会导致泌尿系统严重病变,如引发盆腔炎、膀胱炎、阴道炎、性生活障碍、膀胱癌及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




因此,尿失禁已成为除肿瘤、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之外的世界五大疾病之一。





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有哪些?










妊娠和分娩


妊娠和分娩过程中,胎儿的重量会对盆底肌肉造成持续性的压迫和损伤,从而导致盆底肌肉功能减弱。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弹性会逐渐下降,容易出现功能减退。特别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粘膜萎缩,尿道内壁会变薄,造成尿道无法有效关闭,也容易导致尿失禁。




慢性疾病


如长期咳嗽、便秘等,会增加腹压,对盆底肌肉造成额外的负担。




肥胖:肥胖会增加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压力,影响其功能。




图片

图片








压力性尿失禁出现在不经意间,我们又该如何判断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判断主要基于其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当在喷嚏、咳嗽、大笑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就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




此时,如果停止加压动作,尿流也会随之终止。




一些自我测评的方法可以帮助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例如,当感觉到尿意来临时,起身用力咳嗽10次左右,观察是否有尿液漏出,如果有,则说明可能存在压力性尿失禁。




另外,可根据尿垫试验(1小时):




_

程度


1小时漏尿




_



轻度


1小时漏尿≤1g




_



中度


1g<1小时漏尿<10g




_



重度


10g<1小时漏尿<50g




_



极重度


1小时漏尿≥50g




_



_



_



饮用500ml饮用水后进行跑步、跳绳、爬楼梯等活动,然后观察内裤上尿垫的尿量,如果尿垫增重大于等于2克,也可能说明存在压力性尿失禁。




另外,尿动力学检查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手段。




在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如果腹压增加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那么就可以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




Q


压力性尿失禁分几度?


A


轻度:


患者在增加腹压(如咳嗽、打喷嚏)或体力下降时,才会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这种程度的尿失禁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




中度:


患者在跑跳等活动后引起腹压增加,或者在任何屏气或用力时(如提举重物),都可能出现尿失禁。




这种程度的尿失禁会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可能需要佩戴纸尿裤。




重度:


患者在站立或坐位时,甚至在几乎没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如平卧时),尿液都会经尿道流出。




这种程度的尿失禁对日常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Q


哪些人群好发压力性尿失禁?


A


年龄较大的女性:


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的弹性和控制力逐渐下降,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多次生育的女性:


多次生育或生产时使用助产技术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压力性尿失禁。




生育过程中,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尿道控制力减弱。




肥胖人群:


肥胖也是压力性尿失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女性的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会增加腹压,进而增加尿道压力,导致尿失禁的发生。




子宫切除术后女性:


子宫切除术后半年至一年内的女性也可能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吸烟人群:


有资料显示吸烟者发生尿失禁的比例高于不吸烟者,可能与吸烟引起的慢性咳嗽和胶原纤维合成的减少有关。




从事体力活动人群:


高强度体育锻炼可能诱发压力性尿失禁。




消化功能差的人群:


便秘、肠道功能紊乱可能诱发压力性尿失禁。




绝经期女性:


长期以来认为绝经期妇女雌激素下降与尿失禁发生相关,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




糖尿病患者:


因局部组织营养变差,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面对压力性尿失禁,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







如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轻体重(尤其BMI30kg/m2)、避免过度用力、改善饮食习惯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在产后42天至6个月的黄金修复时间,通过专业的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瑜伽和普拉提、低频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是可以避免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弹性,改善尿失禁症状。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压力性尿失禁,且可能存在副作用。




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尿道中段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等。





如何预防压力性尿失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等,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孕期保健


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控制体重增长等,以减少对盆底肌肉的损伤。




产后康复


产后及时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和康复,有助于恢复盆底肌肉的功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有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17 01:05 最后登录:2025-05-17 01: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