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饿一顿没事? 阳气晨起如朝阳? 看看这篇文章,让你知道吃早饭的重要性! 经常不吃早餐,患这些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容易患脂肪肝 不吃早餐,身体就会动员皮下脂肪或形成脂肪代谢物,长期堆积在肝脏里,容易诱发脂肪肝。而且,不吃早餐,中午更容易暴饮暴食,患脂肪肝风险更高。 容易诱发胆囊炎或胆结石 经常不吃早饭,储存了一晚上的胆汁就没有办法排泄出来帮助消化,容易在胆囊内形成胆固醇的结晶,从而诱发胆囊炎或胆囊结石。 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问题 经常不吃早餐不仅容易患消化道疾病,还会影响大脑发育,降低大脑功能。此外,不吃早餐也容易引起胆固醇增高。有研究表明,经常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者的胆固醇高33%,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容易患糖尿病 不吃早餐,会导致午餐和晚餐后胰岛素迟迟不肯出动,会造成餐后血糖过高,时间长了容易罹患糖尿病。 认知能力下降 经过一夜的空腹时间,肝糖原已经耗尽,如果不及时进食,这时大脑只能依赖来自脂肪酸分解而来的酮体发挥功能,学习认知能力都会下降。 这些常见的早餐搭配,其实并不科学 牛奶+鸡蛋:高蛋白缺碳水 早上人体急需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补充能量。牛奶、鸡蛋富含高蛋白,但只能提供一部分能量补充,由于缺乏碳水摄入,进食后很快就会感到饥饿,对肠胃有一定的影响,并会间接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对儿童影响尤其大。 清粥+小菜:高钠缺营养 清粥小菜虽不存在油脂高的问题,但没有蛋白质的摄入,同时配粥的酱菜含盐量较高,且加工食品添加防腐剂,常吃易伤害肝、肾。另外,也不推荐只喝白米粥,因为白米粥会导致体内胰岛素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反而令脂肪囤积,不利于减肥,而且白米粥缺乏营养。 牛奶+面包:油和糖都不少 很多人为追求口感,会选择一些有味道、加糖的甜牛奶。经常吃甜食不仅会增加消化负担,对身体健康也不利。面包不论咸或甜,油脂含量都不少,尤其是起酥面包或奶油面包,热量更高。 烧饼+油条:油脂高营养少 一个烧饼的热量约为230卡~250卡,其中约25%的热量来自脂肪。油条属于高温油炸食品,不仅油脂偏高,热量也很高,而且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之后,营养素会被破坏,属于低营养食物。 饼干+零食:高糖高油高热量 饼干是烘焙食品,热量通常较高,吃多了会使机体摄入过多能量。如果未增加运动量,进行及时代谢,有可能导致肥胖。而零食高热量、高糖、高油,不建议经常吃,更不建议当早餐吃。 优质早餐要看人备菜 早餐时间过晚,会延迟身体启动的新陈代谢功能。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表示,早餐时间最好安排在7~8点,此时食欲最旺盛,且符合人体的生物节律。 除了时间,吃什么也很重要。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关阳表示,高质量的早餐重在营养均衡,应该包括四类食物: 谷薯类主食,如杂粮粥、蒸红薯、蒸玉米等; 蛋白质类食物,奶、蛋、豆类食物的安排应不低于两种; 蔬菜和水果,建议各安排100克左右; 坚果,建议选择核桃、松子、巴旦木、花生、瓜子等,每天摄入10克左右。 在优质早餐的基础上,不同人群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适当替换或增减调整,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偏瘦人群 一般来说,这类人群新陈代谢较快,早餐应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建议保证75~100克的主食,适当多吃鸡蛋、豆腐、瘦肉、鱼虾等高蛋白质食物;蔬菜可以炒制为主,有时间建议做荤素搭配的菜肴。 超重和肥胖人群 不吃早餐不但不能减肥,还会增加肥胖风险。因此,对于肥胖者来说,早餐不仅不能忽略,还要调整食物搭配来减少热量的摄入。 主食可以多选择饱腹感较强的杂粮煎饼、杂豆粥或蒸薯类;蛋白质类要选择低脂的食物如去皮禽肉、鱼、虾等,牛奶选择低脂或脱脂的;蔬果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较强的,比如西兰花、紫甘蓝、苹果等;多采用拌、蒸等少油的方式烹制,不吃油炸食物及甜食。 老年人 老年人活动量较少,且消化功能变差,容易出现便秘问题,早餐应注意安排充足水分、多纤维、比较软烂、容易消化的食物。 主食可选择杂粮粥、蒸薯类等,搭配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汤羹类食物,如鸡蛋羹、牛肉番茄汤等。同时,也别忘了补充蔬菜,注意用清淡少油的方式烹饪。 高血糖人群 早餐应注重粗粮的安排,进食时注意干湿分离。建议主食粗细参半,且以干制为主(杂粮饭、杂粮馒头等);多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虾、煮鸡蛋等;多选择粗纤维蔬菜,和主食搭配着吃,可安排什锦拌菜、素炒或白灼青菜等;多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果蔬,比如苹果、生菜、圣女果等。 编辑:王润楠 责编:王润楠 执行主编:徐菁 (责任编辑:) |